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vip,复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沈怀镜是在郑州投奔到嵩山书院,其家境一般,考中秀才之后,便屡试屡败,再也没有进步。当日嵩山书院招贤,沈怀镜见待遇颇丰,便想一边教书一边继续苦读,谁知道进了嵩山书院不久,书院就搬到凤州。沈怀镜舍不得书院高薪,还是跟了过来,随后他被选到凤州侯,成为黑雕军中少有的非军队出身的幕僚。

    随着地位提高,沈怀镜眼界也开阔起来。他见到郭炯、何五郎等人都没有功名,却凭着战功当上了将军,知道跟着侯云策是做官的一条捷径,便淡了考取功名念头,一心一意跟在侯云策身边做事。

    钦差大人官虽不大。却是陛下的化身,往往还兼任体察各地民情政情的任务,因此,地方官高规格隆重地款待了钦差大人凌实。

    沈怀镜在京兆府里住了数天,钦差大人凌实一行才到达京兆府。

    钦差大人凌实三十二、三岁,进士出身,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五品官,手下管着三五个人,在皇亲国威聚集、大官们如云的京师,他每天都要看着长官脸色过日子,日子虽说过得去,但要说到花天酒地、耀武扬威,却还不如一个大县县令。

    在京城中,凡是钦差均是一个肥厚差事,酒肉美色自不必说,还有一笔可观钱财。这是官场暗规距,是大小官员都知道却都不说破的事情。凌实当过一回钦差,赏过其中妙处,这一次使了些银两,又被派到西北传达圣旨,并暗察西北战事和民情。

    凌实很懂得当钦差的窍门,一路上慢慢走,每到一地,总要休息数天,尝尽各地美味,看尽祖国壮丽山河,玩尽风味不同的女子。在十月底,总算来到大武帝都长安,帝都长安果然是不同凡响,京兆府各路官员都争相宴请钦差大人,花红酒绿之下,让钦差大人享尽了做男子的尊贵和快乐。

    沈怀镜怀揣重金找机会接近凌实。

    凌实住在一个幽静大院中,这是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专门用来招待过往贵客所用,沈怀镜是用黑雕军幕僚的身份去见钦差大人。

    第一次求见,沈怀镜用一个大红包把门房变成了自己的好朋友。

    这位门房并不是真正的门房,而是凌实长随。在大梁城的时候,凌实不过是平常朝官,没有多少油水,长随更没有多少搞头。这位长随久居大梁,深悟当长随的要点,出了大梁后,放下身架,自高奋勇地为凌实当起门房,美其名日为了主人的健康安全,要挡住地方上的闲杂人等。

    凌实是明白人,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长随自幼跟随自己,也算忠心耿耿的份上,就让其自坠身份去当门房,沾光发一点小财。

    这位长随颇有职业道德,受了沈怀镜大红包后,投挑报李,把主人行踪完完本本告诉了沈怀镜。

    第三天晚上,凌实喝花酒喝到了三更,第二天上午还没有醒来,长随挡了几个官员的架,并通知守在门外沈怀镜的下属。

    沈怀镜接到消息后,立刻穿戴整齐,直奔钦差大人大院,沈怀镜一到大院,很懂规距地又送上一个红包,长随热情地把沈怀镜领进会客小厅,让他在这里等凌实。

    在中午时分,凌实终于睁开了眼睛。他昨夜喝得太多,醒来之时,头还有些痛,他见身边睡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娘子,愣了愣才想起这是京兆府少尹送给自己歌女。

    歌女醒来已有些时候了,一直依在男子身边。她是风尘中人,见到高高在上的少尹都在曲意逢迎这位钦差大人,便认为凌实是一个大靠山。她打定主意抓住这个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决不能放过这个大靠山。

    凌实住的房间里安有地龙。为了让钦差大人睡得舒服,地龙整个晚上地热量都很足,屋里暖和得如春天一般。歌女见凌实在床里翻了个身,有些要醒来的意思,悄悄把被子拉开,让自己的胸脯露出一部分。

    凌实的妻子生了四个儿女了,虽说只有三十岁,却也老得不成样子。而且自恃生了三个儿子,娘家也颇有钱财,话里话外透着豪气。凌实讨了一房小的,妻子虽不好明着发气,却常常板着脸。

    小妾未进家门的时候颇有些姿色,可是生了一个女儿后,就肥得如厚厚的铺盖,让凌实倒了胃口。

    这个歌女着实漂亮,让凌实越看越是喜爱。

    沈怀镜在会客小厅等到中午,院子里飘荡起菜香,才见到凌实迈着四方步出现在会客厅。凌实起床后,听说来人是侯云策派来的使者,便知道肯定要见此人。侯云策非常人可比,虽说赵皇后已死,但是赵家小女又进了宫,宫里传出来的风言风语,赵家小女会是新皇后。面对这种皇亲,凌实不敢怠慢,正准备朝会客厅走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的钦差大人,用不着急急地走过去见侯云策使者,便转回房间。

    虽说凌实的精力已经一泄如注,可是和美如花的歌女调笑一番也别有滋味。

    凌实拿够了派头,这才摆出钦差大人的威严走了出来。

    沈怀镜见到凌实,行过礼,给足凌实面子,道:“我是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帐下沈怀镜,奉招讨使之命,特来迎侯钦差大人。”

    凌实很气派地坐在上位,明白自己任钦差大人的事情瞒不过这些耳目众多的达官贵人,而且自己一路走得极慢,侯云策肯定早有耳闻。以侯云策的身份能派人不远千里到京兆府来迎候,实在是给足了自己的面子,让凌实颇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凌实在朝堂中见惯了大人物,大人物说话总是慢慢的、轻轻的,只有小人物说话才声大如牛,此时,凌实在沈怀镜面前就很有大人物的感觉,慢条斯理地道:“京兆府距离同心城颇为遥远,招讨使派人到京兆府来迎侯,实在是愧不敢当。”

    沈怀镜诚恳地道:“灵州和同心城附近常有党项人的小股骑兵活动,党项房当人十分凶残,最喜欢割人肉生吃。招讨使派下官来早早迎侯,为大人带路。”

    凌实惊奇地道:“党项人虽说残暴,可是我还没有听说他们有吃人习惯。”

    沈怀镜心道:这个凌实还有些见识,不象有些朝中有些人物那样白痴。

    他解释道:“同心城虽说大武人的城池,党项房当人却占去了近百年,现在党项房当人都把同心城当作他们的祖地,联军攻占了同心城,党项人被激怒了,所以他们抓住中原人,都要好生折磨一番,生吃活人地事情发生了十几起了。”

    听到沈怀镜这么一说,凌实倒信进去了九分,脸上微微变色,嘴上却道:“我是天朝上臣,难道怕了党项人不成。”

    沈怀镜笑道:“诏讨使派出人马,正在全力围剿这些党项人,相信等到钦差大人走到同心城的时候。党项人早被杀得干干净净了。”

    凌实听了此语,心道:既然这样,我这一路还是慢慢地走吧,最好是在灵州和侯云策见面。

    沈怀镜脸上堆着笑,又道:“钦差大人一路上鞍马劳顿,我在这里带了一些高山特产,最能解乏,请大人笑纳。”

    凌实这一段时间收红包收多了。心里承受能力变得极强,根本没有推辞,笑道:“沈郎想得太周到了,这一路上,骨架都要坐散了。”

    沈怀镜暗骂一句:连一句假意推辞了话都没有,害得老子准备了好大一篇说辞。站起身道:“今天晚上,在下在翠红楼为钦差大人接风,请大人赏脸。”

    沈怀镜告退后。凌实把沉沉的一盒子土特产打开,不禁瞪大了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盒子里面全是爱煞人的银两。

    就在沈怀镜在京兆府拖住凌实的时候,郭炯正在凤州执行侯云策命令,全方位地乾坤大挪移。

    郭炯因为白霜华之事,比梁守恒晚出发一天。出发后,郭炯带着十几个亲卫,一路快马加鞭,很快就追上了梁守恒。

    郭炯和梁守恒两人紧赶慢赶,于十一月初到达了凤州。

    梁守恒对于侯云策散尽家财支撑西北战事的作法有是意见的,西北战事固然重要,可是西北战事毕竟是一场需要由朝廷主要承担费用的战事,为了守住同心城,抽空凤州三年来辛苦积蓄的财力十分不明智,侯云策顾头不顾尾的做法,和以前深谋远虑的思路迥然相异。

    梁守恒在郑州时只是录事参军事,在朝中没有什么后台,要想进一步发展难上加难。当上刺史,全靠侯云策大力提拔,梁守恒对于侯云策存在着深深知遇之情,因此,梁守恒左思右想,在出了同心城不久,下定了决心写了一封劝谏信,把自己想法和盘托出,希望节度使三思而后行。

    军士送走此信后,梁守恒这才解除了心中忧患,自己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若节度使能接受意见固然好,若不能接受意见,自己执行起来也就少了一些心理负担。

    侯云策接到梁守恒的劝谏信后,对梁守恒的人品大大赞扬了一番。西北节度使互调的事情现在还属于机密,在黑雕军中只有石虎、郭炯和钱向南三人知道。

    梁守恒不知道此事,有这种想法极为正常,能够给自己写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梁守恒担当地方官是合格的,他能够看得出问题,并敢于指出问题;二是这说明梁守恒为人方正,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也因为他方正,所以涉及阴谋诡计的机密事情不能让他接触。

    凡是成就大业的帝王中,身边总有两类,一类属阴,专门站在帝王身后玩弄阴谋诡计;另一类则属阳,代表着帝王正大光明治理百姓,为百姓造福,让百姓沐浴在帝王的皇恩浩荡之中。

    在创业时候,帝王们更加倚重属阴的谋士,而在守业的时候,属阳官员更受重用。在侯云策身边,钱向南属阴,而梁守恒属阳。

    侯云策下达了一个命令:在凤州,梁守恒听从郭炯的命令。

    梁守恒接到这个命令之后,无奈地长叹一声,郭炯明知其中缘由,却不能说破,只能不咸不淡地相劝几句。

    郭炯和梁守恒两人回到凤州后,郭炯在四州守军之中挑选精壮之士,而梁守恒则在开始动用凤州税银,派人到若尔盖购买战马,同时派对人到京兆府购买精铁、弓弦以及弩弓地配件。

    侯云策节制三州的时候,为了提高三州铁匠营的水平,把成、阶两州铁匠营全部集中到凤州,经过两年经营,官营和私营铁匠营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铁制品中心。

    侯云策最初只是要求梁守恒把官办铁匠铺里的存货和几位掌火地师傅带到同心城,但是,梁守恒出发之后,他最改变了主意,命令把官办铁匠铺的所有财产及人员全部带到同心城,这样做虽说有些对不起继任的雄胜军节度使冯继业,但是为了同心城能够快速发展,这种釜底抽薪之事也不得不为。

    凤州城内不少人在铁匠营做工,铁匠营效益很好,工匠及小工们的工钱也颇为丰厚,每月发工钱的时候,凤州总会大开肉戒,四处飘香。铁匠营要迁往同心城,铁匠铺的小工们开始慌乱起来,他们舍不得铁匠铺丰厚收入,可是听说同心城是座胡城,对于迁到同心城又很有些疑虑。

    (第一百七十七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